- 专题报道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专题报道
-
首个老年节探望父母成难题 网友呼吁放假
新闻来源于:inex 发表于:2013-10-13 12:36:36 浏览1455次 文章摘要:中新网10月13日电(上官云)综合报道 10月13日(农历九月初九)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重阳节,恰恰也是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正式出台以来的首个法定“老年节”,这也为今年的重阳节带来了超乎往年的关注。中新网10月13日电(上官云)综合报道 10月13日(农历九月初九)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重阳节,恰恰也是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正式出台以来的首个法定“老年节”,这也为今年的重阳节带来了超乎往年的关注。
近日,全国假日办就放假安排向社会征集意见,不少网友趁势建议将重阳节定为法定假日,让子女陪陪老人,方能更好的实现“重阳敬老”的意义。专家则表示,重阳放假仅是一个形式,关键在于提醒全社会形成敬老尊老的传统,弘扬重阳节的文化内涵。
重阳节形成于战国 为传统祭祖节日
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。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全家团聚,出游赏景、观赏菊花、遍插茱萸、吃重阳糕等活动。
重阳节又称“登高节”,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,屈原的《远游》诗中,就有“集重阳入帝官兮”之句。同时,它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之一。 《吕氏春秋》记载:“(九月)命家宰,农事备收,举五种之要。藏帝籍之收于神仓,祗敬必饬。”“是日也,大飨帝,尝牺牲,告备于天子。”可见当时已有在秋 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、祭祖,以谢天帝、祖先恩德的活动。
至唐代,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,当时宫廷、民间同贺重阳节,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,全家必倾室而出,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“避灾”,插茱萸、赏菊花。此后历朝历代沿袭下来,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。
为了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、敬老的风气,弘扬传统民俗文化,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“老人节”、“敬老节”。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2012年12月28日表决通过新修改的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亦明确规定,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。
老年节探望父母成难题 网友呼吁放假
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年节,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关爱及弘扬传统文化的愿望,然而,随着现代人工作的繁忙,亲情的淡薄,对于不少老年人来说,与子女登高过重阳逐渐成为一种奢望。
除了“常回家看看”已入法,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,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,用人单位应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。有媒体调查,大部分年轻人愿意回家过节,但老年节并非法定假日,许多人忙于上班无法陪伴父母。
近日,全国假日办正就“是否调整现有放假安排”征求意见,据媒体报道,近7成网友对现有放假安排不满意。众多网友呼吁,可将老年节(重阳节)升 格为法定假日,多给年轻人一个探望父母的机会,让“重阳敬老”名副其实。在某外企工作的赵女士也表示,平时工作太忙,如果不放假很难陪伴老人过节。
有专家表示赞同网友提议。专家认为,随着时代的发展,以前很多过节的方式或许已太合时宜。但一些积极的、带有中华文化特质的过节方式日渐消失也是一种遗憾。虽然现在过节可通过网络或电话表达问候,但那种全解团聚的其乐融融的亲情感受,不是电话能够传递的。
专家:关键在营造全民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
或许是由于现代化的节奏加快,金钱与功利的影响逐渐加大,传统“大家庭”文化的影响力逐渐变小,目前人们对孝道、“团聚”确实不如以前看重,过节逐渐变得有名无实。